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福建南平民间习俗

广告管理-720PX*80PX
南平是福建省地级市,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东北与浙江省相邻,西北与江西省接壤,东南与宁德市交界,西南与三明市毗连,幅员面积2.63万平方千米,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南平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东汉时期,南平、建瓯、浦城等便建县;“福建”之名即来自福州、建州(今建瓯市)各取首字而来。南平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齐天大圣文化、太极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曾涌现出2000多位进士和17位宰相;拥有一级至三级旅游资源实体180多处,武夷山是全国仅有的4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之一。关于南平民俗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指迷居士接着给大家详细介绍。
松溪湛卢宝剑 
湛卢宝剑创始于春秋时代,被列为中国古代五大名剑(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之首,号称“天下第一剑”。相传最早的湛卢宝剑由铸剑祖师欧冶子在福建松溪湛卢山冶炼而成,据《越绝书》记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命铸剑大师欧冶子为其铸剑,欧冶子奉命后,携妻子朱氏、女儿莫邪,几乎寻遍天下名山和大川都没有找到理想适宜的铸剑之地,一日无意经往湛卢山发现这里具备提炼铸剑的各种稀有金属,加上山中的山土、气候、水质、灵气都达到上乘的要求,大喜道:“天助我也,神剑必在此铸成。”果然欧冶子在这里用了3年的时间铸成了一把锋芒盖世、举世无双的湛卢宝剑。湛卢宝剑铸成后,先后被越王、吴王、楚王、秦王等历代帝王拥有,被视为权威瑞兆的象征。 
近代以来,福建省松溪县湛卢宝剑厂以湛卢山的优越环境为依托,研发了湛卢宝剑的制作技艺,经过几代传承人的努力,将湛卢宝剑的铸造工艺进行改进和传承。如今的湛卢宝剑采用高级钢铁打磨光的办法由人工精心锻制而成,剑身银光锃亮,古朴典雅,刚柔相济,可一次砍穿21片古铜钱,还可弯至135度;剑面镌刻龙凤,剑鞘用花榈木、红木、黑檀、紫檀等名贵木材做成,外面用镶铜装饰;剑背挺直、折弯度大。 
湛卢宝剑铸造工艺独特,剑身冶炼金属配比要求极其苛刻。多层次反复热处理,温度掌握难度大。剑套上的装饰用手工镂空打纹,技术性强,剑面上手工反复打磨要求高,通常一个人要有三到五年工作时间才能掌握好其中的一项,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此外,如今的湛卢宝剑还有软剑、硬剑、单剑、双剑、手杖剑等三十多个品种,有较高的实用与欣赏价值。 
欧冶子欧冶子(约公元前514年前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龙泉与湛卢剑的创始人。福州古称冶城,市北的冶山和剑池,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另福建北部的湛卢山,浙江龙泉七星井,均有欧冶子铸剑遗迹。另一说为古代瓯江流域生活着的闽族匠人。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楚先后吞并长江以南45国。越国就成为楚国的属国。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 
政和四平戏 
四平戏,自明末清初由江西传入政和。其唱腔由“弋阳腔”演变而成,道白皆用介于普通话与当地方言之间的“土官话”,角色行当分为生、旦、丑、外等12种。现存传统剧目和折子戏30多部。我国戏曲史专家原认为四平戏不复存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却在政和县杨源乡大山深处发现,戏剧史专家惊叹其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杨源是福建省政和县的一个偏远山村。每到农历二月初九这天,村里总要在祭祖之后,上演三天的四平戏。这戏虽说在全国谈不上独一无二,但在其他地方确为罕见。 
四平戏是由明代中叶时期流行的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演变而成,嘉靖年间盛行于徽州(即现在的安徽歙县)一带。明末清初,四平戏随商人、官员等传入福建的政和、屏南以及福清、长乐、漳州、南靖等地。清中叶后,四平腔为徽调、婺剧等所吸收,成为常用腔调之一。而作为一个曾经独立的剧种,四平戏渐渐消失了,戏曲史的专家们也都认为它不复存在了。然而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人们却意外在政和等地的大山深处,听到了四平戏的那高昂粗犷、诙谐风趣的唱腔,看到在山村的古老戏台上,年复一年地上演着代代相传的剧目,甚是惊喜,把它称之为“中国戏曲的活文物”。 
四平戏是如何传入政和的,老人也记不清祖上是怎么说的了。只知道这里上演四平戏与他们的祖先张瑾有关,只知道他们的师傅是一位早殁的12岁少年张香国。张瑾排行第八,村民们都尊称他为“张八公”。张八公曾是唐末年间朝廷的一位武将,在平定黄巢起义中战死,被赐封“英节侯”,葬于政和县的铁山乡。正月初九是随张八公一同战死的一位郭姓副将的生日,八月初六是张八公的生日。每到此的前一天,杨源的村民要派人先到铁山祭扫张八公,从坟上采来青枝,挂在英节庙内戏台的左柱上,再于次日举行隆重的祭祖巡游仪式,唱上三天的四平戏,以祭奠和缅怀祖先。也只有在这时,才能看到四平戏的真正演出。 
村上的人说,四平戏曲调活泼,早年村里几乎人人都会哼上几段,下田农作的村姑或是上山砍柴的小伙,都爱边劳作边唱,加上句末有帮腔的特点,经常出现一人高唱众人应和的情景,那欢乐而富有情趣的场面可以让人回味许久。如今时代变了,年轻人都时髦其他东西了,会唱的人少了,爱看的人也少了,演得自然就少。一位年已七旬的老者对我说起这事,感慨中透着几分无奈。为此我们担心四平戏会就此消失,可村里的人都说不会。几位酷爱四平戏的老艺人认为,只要有些经费,重新买些戏服,四平戏就会演得更好,爱看的人就会更多,四平戏就会有人继承和光大。他们盼望着有关部门给予一些扶持,使这个古老的艺术重新焕发光彩。 
邵武傩舞 
傩舞,是古人驱疫逐鬼的一种仪式,约形成于商周时期的中原地区,秦汉时已非常盛行。据和平镇前山坪村遗存的一方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碑刻载,邵武傩舞始于宋代。邵武南区五个乡镇,都处于崇山峻岭之中,因地理、气候等原因,历史上鼠疫、天花、麻疹、疟疾等传染病交替发生、夺去无数人的宝贵生命,造成“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局面,迫使人们寄希望于超自然的神灵上。在这种背景下,中原文化作为驱疫逐鬼的跳傩活动传入邵武后,自然也就被吸收、发展并传承至今。历史上邵武府辖邵武、泰宁、建宁、光泽四县与和平分县,所以邵武成为傩舞在福建省的主要分布区。 
邵武的傩舞,是以驱疫逐鬼、祈福禳灾为主要目的,舞者头戴面具,脑后缀一块红布,以舞蹈动作走村串户,与古代“大傩”或“乡人傩”有明显的传承关系。但是,在名称上已都不称“跳傩”,而是以其形式不同各有不同的名称。五个乡镇都有“跳番僧”之称,除“跳番僧”外,大埠岗、和平还有称“跳八蛮”、“跳弥勒”,桂林乡则分别称为“大番僧”、“小番僧”。 
邵武遗存的傩文化有二大特点。首先,邵武保留的是原始的傩舞而不是发展衍变了的傩戏。中原的傩文化传播到闽越“蛮夷之地”的邵武山区,时至今日,中原地区傩文化已基本消亡,许多地方傩舞也已发展衍变成为傩戏,而邵武不仅保留和传承了中原傩文化,而且保留的是只有舞蹈动作没有剧情和说唱的纯傩舞,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傩文化活化石。另一重要特点则是遗存了一些关于傩舞的文字史料。我国南方的江西赣南、福建闽北以及贵州、云南等地都有一些傩文化遗存,但是却难以见到傩文化的史料记载。和平镇坎下村的中乾庙保存了一部《中乾庙众簿》,当地群众称之为“庙谱”。实际上是一部庙志,其中就有关于傩祭的记载。坎下村的前山坪自然村更保存了道光十五年(1835年)的一方完全是记载傩祭活动的石碑。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 
建窑古窑址位于建阳市水吉镇后井村,遗址周围为丘陵地形。在福建省内的建瓯、武夷山、南平、宁德等二十多个县(市)发现建窑系黑釉瓷窑。建窑烧制的建盏一度作为贡品,受到宫廷的青睐,还流传于日本、韩国、东南亚等海外国家和地区。 
建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窑场之一,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元代趋于衰落。建盏是建窑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也是宋代最上乘的斗茶茶具之一,影响一代茶风。 
建窑产品有青瓷、青白瓷和黑瓷三大类。青瓷器形以碗、碟类居多,壶、罐等次之;此外,尚有薰炉、多角瓶等,烧造地点集中在庵尾山窑址。青白瓷器形有碗、碟、盘、炉、罐、壶、瓶、器盖等,烧造地点集中在营长乾窑址,时代约为宋末元初。黑瓷器形以碗为主,俗称“建盏”,为建窑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此外,兼有少量灯盏、钵、高足杯、罐、瓶等,烧造地点分布在建窑各处。建盏釉色品类丰富、绚丽多彩、变幻莫测,代表性的釉色有乌金、兔毫、油滴、鹧鸪斑和曜变等;此外,尚有其他杂色(柿红、酱釉、铁锈斑等)。 
建窑自元代衰落以至停烧,此后,在历史的长河中尘封了六、七百年。1981年,建盏仿制攻关小组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将这一传统工艺重新恢复。同时,日本等国家的陶瓷工作者和有关的科学家也在进行相关试验,并已取得初步成功。 
浦城剪纸 
浦城民间剪纸,已有一千余年历史。代代传承,已成习俗,至今,全县19个乡(镇)、街道都有剪纸能手,年龄60岁以上的老人多达百余。每逢大年佳节、娶媳嫁女、生诞喜庆、乔迁新居、祠堂祭祀等都要置办酒宴,并请来“剪花婆”、“剪花嫂”剪就各种纸花,大者盈尺,小者方寸。用以布置新居、新房,装点各色菜肴、祭品等。此外,民间还用剪纸美化生活,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窗子上贴满各式窗花,一家一户就是一个小型的剪纸展览,一村一寨便成了民间剪纸艺术的世界。 
浦城剪纸的特点,一是以字组画,画中有字,字中有画;二是独幅纹样居多,这与剪纸多用于点缀和装饰喜庆之事的用品有关;三是谐音寓意。四是传统文化印迹明显,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的花样占有一定数量;五是代代相传,花样以原生态流传居多。浦城民间剪纸历史悠久,西晋时剪纸技艺从中原传入,后经清代名臣、文学家梁章钜大力推广,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广泛,渐成习俗。每逢大年佳节、娶媳嫁女、庆生贺寿、乔迁新居、祭祀庆典等都要置办酒宴,并在各色点心、菜肴、所送礼品及厅堂场所等,都用剪成的红色纸花给予装扮和点缀,既烘托喜庆气氛,也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浦城民间剪纸采用墨蜡拓花样,纸捻固定等传统工艺制作,通过母传女、婆传媳等形式传承。 
2007年,“浦城民间剪纸”分别被列入南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浦城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建瓯挑幡 
清初追随民族英雄郑成功征战的建瓯大州造船工匠,凯旋返乡后把带回的战旗高挂在竹杠上,以示纪念。经340多年演化,形成建瓯挑幡。建瓯挑幡,幡体长而重,挑法“雄”而“刚”,不同于北京、河北、河南等地的“中原幡”。其表演套路有十多种,惊险奇特,男女老少齐上阵,表现了浓郁的风俗民情。 
邵武长门 
长门(tang),是邵武南区的肖家坊镇、和平镇、大埠岗镇、桂林乡特有的一种吹打乐曲牌。其产生最迟不晚于明嘉靖,“长门”的“门”字是艺人们自创的一个地方方言字,至于为什么称为“门”,据说是世代相传,老艺人们也难言其详。 
长门分“一门”、“二门”、“三门”。艺人们在演奏时用移指,借字等手法,将原始曲调作多种变化,然后又将变化了的曲调回到原调上来,并可以再次进行变化,如此不断反复,变化多端,故可以化出“一门”、“二门”、“三门”。每一门又有“小工调”、“五六工”、“六调”等变化,每种变化又有“正调”与“邪调”的区别,演奏时,由唢呐主奏,打击乐击节,用清锣在曲牌与曲牌之间连接。 
吹打乐“长门”是在长期的婚丧喜庆和其他礼俗活动中,而根据活动的不同内容,进行的不同阶段进行演奏而形成的比较固定的成套乐曲,形成了参与各种礼俗活动的程序性特征,形成一种独特的演奏方式。 
2005年,“邵武长门”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齐天大圣信俗 
顺昌建县于后唐长兴四年(933),历来民风淳朴,文风炽盛,民俗文化独特。闽人自古崇拜灵猴,在历史上,演化为“齐天大圣”崇拜,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信俗,主要表现形式是“齐天大圣”、“通天大圣”的祭祀活动。 
齐天大圣信俗历史悠久,据明正德《顺昌邑志》记载,该习俗于元末明初盛传。齐天大圣生日祭典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七举行,以顺昌城区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又以郑坊乡峰岭村的祭仪最具代表性。大型祭祀活动从凌晨开始持续到深夜,规模宏大,场面热闹,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程序,包括请神、游神、娱神、送神全过程。其中作为大圣替身者表演的“铜针穿腮”、“上刀山”、“过火山”、“打油锅”、“化替身”等环节生动精彩,扣人心弦。 
顺昌齐天大圣信俗是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促成的,体现了儒释道文化与民间信仰的兼容与融合,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至今所保留的实物遗存和民俗传承,是研究闽越先民图腾崇拜、《西游记》成书及孙悟空形象演变的重要实证和材料。祭祀信俗寄托群众祈求平安祥和的美好愿望,对劝民从善、匡扶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除闽北外,福建各地、台湾及东南亚等地区也广泛存在齐天大圣信俗(猴神信俗)。台湾的齐天大圣信俗与顺昌同根同源,闽台自古就有“海祭妈祖、山尊大圣”的习俗。近年来,两地共同举办了“海峡两岸(福建顺昌)齐天大圣文化旅游节”和“海峡两岸(台湾台中)齐天大圣信俗文化论坛”等系列活动,顺昌齐天大圣信俗文化已成为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枫坡拔烛桥 
南平武夷山市兴田镇枫坡村流传着一项很独特的民俗活动——“拔烛桥”,距今已有150年的历史。枫坡村拔烛桥属于龙舞的一种,但与传统舞龙、板凳龙、烛桥灯等相比,其所使用的道具、造型及表演方式等又是独一无二的。枫坡村烛桥由多个烛桥架通过木插销连接而成,大的可接八十个、小的也可接五十四个,长度约百米。每个架子上安有两个竹筒,内塞棉花,可灌柴油点燃,底座上装有把手可抓可舞。因接起来的架子拉直后很象乡间跨越溪涧的木桥,而架子上原来是插蜡烛照明的,故名曰“烛桥”。 
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必举行该项活动,其中要数正月十五晚最为壮观。拔烛桥由村中有威望的长者主持,以舞花灯开道,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扛着烛桥游街走巷,队伍浩浩荡荡,每经一户家门,主人便合家相迎,燃放鞭炮焰火。扛烛桥的小伙子在“呼”、“哈”的呐喊声中,把烛桥舞得像一条火龙,时而飞奔、时而盘旋、时而翻滚。此时,鞭炮齐鸣,烟花焰火齐放,鞭炮声、呐喊声、唢呐声、锣鼓声汇成一种力的交响,四野扩散,天地为之震撼,场面极为壮观。正月十六拔烛桥结束后,村民们将零散的花灯、败坏风气的赌具和村民认为不祥之物一同投入火中焚毁,以清除1瘴气。 
拔烛桥表演有翻龙鳞、绑墙角、蛟龙出海、力拔山河、双龙戏珠、蛟龙摆尾、盘龙献瑞、喜迎嘉宾等多个套路,经过艺术加工被搬上舞台并屡获大奖,极具艺术欣赏价值。活动利用冬闲时节把村民吸引到有意义的活动中来,使其远离1迷信;以村规民约的方式传承,弘扬了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戏(原名:传子木偶戏)为浦城文人创造,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诞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演出节目自隋朝开始,一朝一朝按次序传演,直到明朝为止,内容为每朝历史故事,故称传子。 
清顺治时,浦城绅士王明秀酷爱戏曲,常集友吹唱,后根据《水浒传》人物命匠人制作108个木偶,罩以戏曲服装,称108将,又称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每个木偶配一块提线板,板上拴11根提线,木偶操持灵活自如。有一木偶称郭公,浦城话称王乞止,类似戏班中的丑角。 
提线木偶戏节目繁多,按朝代分期,节目内容基本分三大类,一是上天类,神仙佛祖故事;二是宫廷类,帝王将相故事;三是民间类,渔樵耕读故事。唱腔为江西弋阳赣剧高腔,同时又唱歌谣,称歌谣腔。歌谣18首,男女声歌谣各9首,用渗有浦城方言的“官腔”演唱。唱词由创始人王明秀编写为四言八字唱词。其道白用渗有浦城方言的“官腔”,惟郭公上场用浦城方言。 
提线木偶戏班艺人4-5人,其中主台1人兼报幕,上手1人操器乐,鼓师1人,提线1-2人,每人均要会唱。 
浦城提线木偶戏自王明秀开始,至今已传至第10代。第一代王明秀为师太祖,第一代至第六代由王氏一脉家族传承,第六代王元吉,第七代传外姓,为浦城莲塘松树夵项新炎。第八代姜安民,浦城永兴岭头人,现已100岁,尚健在。第九代叶营贵,浦城城关人,师传为班主。第十代叶杨忠,浦城人,1973年出生,初中文化,是现在提线木偶戏班最年青的传承人。 
浦城提线木偶戏具有受众广泛、艺术生动、传承历史等特征,保护、抢救提线木偶戏,具有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对丰富和完善闽北地区乃至中国木偶剧史,构建和谐社会等将产生积极作用。 
2008年,“提线木偶戏”被列入南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传子木偶”申报)。2009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建瓯唱曲子 
建瓯“唱曲子”是流行于建瓯方言区,用建瓯方言进行演唱的、唯一形态完备的曲艺品种,多用于佛诞庙会娱神及大户人家婚庆寿诞堂会宴请等,其从艺者皆为盲人,多为单人演唱,除演唱者手中执鼓外,不需其它乐器。 
建瓯“唱曲子”创立于何年代已不可考。但从语言形态与民间艺术形成的规律看,这一民间语言艺术的历史,应溯源或同步于建瓯方言的形成发展历史。建国初至“文革”前,建瓯“唱曲子”极为兴盛,尤其1953年至1958年,县民政局设立“残疾人教育院”,当年从艺、授艺者不下七八十人。 
建瓯“唱曲子”的表演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最为基本的、经常性的演唱的方式,即以单人(传统上都是盲人)执竹板小棒连说带唱的方式,演唱内容可以是小段、小本或大本,演唱的曲调比较自由;另一种演唱方式俗称《唱目莲》,即多位盲艺人举着“目莲牌”,一人领唱、三1腔,结群下乡演唱,演唱内容多为消灾祈福。建瓯“唱曲子”采用较为固定的地方民间曲调,其演唱器具较为简单,除了打击乐以外,不需要其它的乐器,但根据演唱形式的不同,打击乐器也有所不同。建瓯“唱曲子”最盛时期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艺者近百,而最负盛名的艺人为“德兴仔”。 
以建瓯方言演唱的传统语言艺术——建瓯“唱曲子”,其语言本身及语言中保留的巨量熟语、俗语、谚语等,具有语言学研究方面的学术价值。在旧社会没有盲文的情况下,唱曲子作为盲人说唱,只能依靠口口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承,对民间口头文学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其演唱内容中“劝善”最为多见,对社会文明与道德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9年,“建瓯唱曲子”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建瓯弓鱼技艺 
建瓯弓鱼技艺,始创于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发源地为建瓯城关钟楼村,即城东高门(城门)头上下马路、直街一带,至今已走过了近300年历史。 
建瓯传统的弓鱼技艺,要行两次弓绑。首先是边捕边绑,用专用鱼绳一端穿透鱼嘴打结,然后把鱼弓起,用鱼绳另一端绑在鱼1稍偏下的地方(水能泄出)。这叫“初绑”,目的是防止鱼缺氧而蹦跳损伤。而后将鱼成批沉入有流动活水的鱼渚或溪流中,让鱼吐污纳新约1小时。随后第二次弓绑。二次弓绑时嘴唇处绳结不动,只是重绑尾位,即将初绑时绑在鱼1稍偏下改为1稍偏上。二绑也叫“绑水”,目的是使鱼肚子里留有的水分不能泄出,从而起到保鲜保活作用。二绑一定要保持初绑时的方向与弯度,否则会伤着活鱼。 
弓鱼能保活保鲜,一是因为保留了鱼腹内的水分,使鱼悬空而不缺氧;二是鱼被绑成弓形后不能动弹,避免蹦跳损伤致死或鱼胆破裂而味苦;三是弓鱼中通过吐污纳新这一程序,使鱼去除泥味,食用更为鲜美。除了保活保鲜外,弓鱼以绳为系,也大大方便了运输和顾客提带。 
弓鱼是当地淡水养鱼户必须掌握的技艺,弓鱼技艺的传承包括家族传承、邻里传承、朋友传承和同行传承多种。在这多种传承方式中,又相互兼有,一人可同时先后传授多人,传授快,一传十十传百,传进了千家万户。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建瓯鱼产量大增,弓鱼作为产品受到市场广泛的认可,同时弓鱼技艺也有逐步走出建瓯之势。 
延平战胜鼓 
峡阳《战胜鼓》始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有个姓薛的峡阳人曾在郑成功军中任旗手,善击鼓。他参与了收复台湾的战役,年老解甲回乡后,便把击鼓一套技艺传授给乡里少年。从此,峡阳有了鼓的技艺。 
《战胜鼓》原名战斗鼓、国姓鼓,名称不一,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南平市艺术行家把该鼓整理成战胜鼓。旨在表演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行军中一种战鼓队列操练。改为民间舞蹈表演搬上舞台,突出了地方特色。 
近年来,《战胜鼓》已成为我省传统的民俗舞蹈节目,应邀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舞蹈调演,多次参加省市的活动演出。1990年9月中国第二个世界旅游日(福建主会场)开幕式上,峡阳战胜鼓首次向中外游客演出。92年6月福建省纪念毛主席《在延安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开幕式演出。93年2月福建电视台春节晚会《八闽今宵乐》现场直播。95年5月台湾《海棠风情》电视剧组到峡阳拍摄《战胜鼓》镜头。96年10月应邀参加武夷山“96徐霞客文化旅游节”开幕式表演。99年9月,参加福建省文化厅、福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第三届福建艺术节开幕式表演。 
如今的峡阳《战胜鼓》不仅老人会敲、中年人会敲,就连十一二岁的少年儿童也加入行列,威武豪放的鼓声,昭示着这朵民间传统文化奇葩。 
浦城闽派古琴 
闽派古琴创始人为祝凤喈。祝凤喈,字桐君,约在清嘉庆五年(1800年)出生,闽北浦城城关人。写下了古琴理论不朽名著《与古斋琴谱》一书,咸丰五年(1855年)在浦城出版。 
闽派古琴第二代传承人为张鹤。于同治三年(1864年),经祝凤喈鉴定后,刊行《琴学入门》一书,系统传播祝凤喈的琴学理论和操琴风格。 
第三代叫陆琮,字少云,他是张鹤的弟子,其主要贡献就是帮助其师张鹤校刊《琴学入门》,为闽派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做了许多有益工作。 
随着《与古斋琴谱》和《琴学入门》的传播,使闽派古琴走向大众,私淑弟子日众,民国期间,浦城的李迪瑚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李迪瑚为闽派古琴艺术的第四代传承人。李迪瑚能诗善文,特别喜欢古琴,在家里设置琴楼,并且对古琴研究颇有心得,其古琴专著有《酌海楼琴言》、《酌海楼琴谱》五卷。 
浦城县图书馆收藏有大量古琴书籍,如清康熙徐青山的《大还阁琴谱》、清嘉庆吴虹的《自远堂琴谱》、清同治秦维瀚的《蕉庵琴谱》、清末杨宗稷《琴学丛书》以及《与古斋琴谱》、《琴学入门》、《酌海楼琴谱》等等。在浦城博物馆现存清代古琴两张,一张为无名琴,一张镌有“养心”二字。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识谱:祝凤喈首创在减字谤旁注“工尺”谱,这是以前诸谱所未有的。通过教人念工尺之法,是学琴者的捷径。琴曲有天然节奏,惟有心领神会,操之极熟,才能轻重疾徐,自然合拍。但初学者,非有一定节奏按谱鼓曲,殊难成音。祝凤喈以工尺传其高下,板眼节其长短,学者先念工尺,次习手法,按谱而鼓,弹数次就能成谱。工尺法有利初学者迅速入门,有事半功倍之效。 
指法:琴为弦乐,必须按弹,才能成音。琴音上下相需,刚柔相济,寓轻重疾徐之节。祝凤喈深入研究各家指法,对不明的地方进行注释,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并给图标注指法字母,使学者不致混淆,初学者开卷即有一目了然之益。 
祝凤喈家传琴曲秘谱6首,均音色优美,雅静动听,没有靡靡俗韵。 
2005年,“浦城闽派古琴”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延平塔前大腔金线傀儡 
延平区塔前大腔金线傀儡戏班称“台”,通常起名为“盛兴台”等,艺人两人。全部服装、道具、打击乐器、傀儡等,仅需两箩筐即可装完,正好合成一担,百姓称为“傀儡担“。戏班由家庭血缘关系传承,如子承父、侄承叔、弟承兄。班台名只能谪系的长子才可传承。非血缘关系的人也可学艺,但必须履行一套拜师的仪式,学戏后另起炉灶。 
金线傀儡的剧目存在三种类型:一是保存了部分元、明南戏传奇剧目,如《李云娘推磨》(白兔记)、《倭袍记》等;二是大量的说史(讲小说)剧目;三是相当一部分的明清通俗神话传说剧,如《华光传》、《陈靖姑捉妖》等。第一种情况已保存得不完整,或只剩下个剧名,很少演出或不能演出。第二种情况是主要的演出剧目,艺人根据某本小说或连环画的内容自编剧情,分配角色行当,用祖辈流传下来的《通用剧本》中各种角色通用台词、唱笥来表演,类似民间剧团演“幕表戏”。值得注意的是,艺人在表演中以第三人称形式说白和演唱,如电影剧院中的“画外音”。表演者讲述故事情节,傀儡表演图解讲述内容,这种表现方式,可能有久远的历史传统。这类剧目有《东周十二国全卷》、《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飞龙记》、《》、《粉妆楼》等,共十余种。第三种情况是专为“还傀儡愿”者所指定要演的或开台的神仙故事剧目,如“遮台”(开台)仪式中的《太白金星下凡》及驱邪祛妖的《华光传》、《夫人传》等。 
其艺术表现形式为艺人提线(一般7根,少则5根,最多9根)操纵傀儡(木偶),边唱边道白,并让傀儡根据说唱的内容作各种动作。同时,后台一艺人配以锣鼓等打击乐器及帮腔。说唱内容除部分是明代传奇剧目外,多为说话本。其主要演出用于民俗还愿活动,以及其自身保存的许钦道教净闾山派法事科仪等方面的傀儡戏。其唱腔属于盛行于明代的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的遗存和派生,一般称之为高腔,即多为七字句的唱词唱到第四个拔高音用假唱,并让后台艺人帮腔,因而,此种艺术叫“大腔金线傀儡戏”。 
大腔金线傀儡戏主要按六个行当来区分。傀儡台“请神词”中有“拜请梨园台上一生、二旦、三丑、四净、五夫、六末”等词语。也就是说傀儡头是按这六个行当的样式来刻制的。再按剧情的不同配上相应的冠带,就可扮演各种角色。 
大腔金线傀儡戏特点: 
一、综前所述,傀儡戏的宗教属性仍然保存,古代郁垒的文化功能至今仍在起作用。这种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显示了大腔金线傀儡的文化价值。 
二、此傀儡戏所用之声腔当属高腔无疑。虽然学术界对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过“弋阳腔”这一品种还有争论,但所有的论者均承认高腔的存在,并认为是“山村野夫俚曲”。如果说始于明代盛于清代的“弋阳腔“其声调特点是“声调高亢、翻高帮腔、不用管弦、只用打击乐”的话,那么大腔戏唱腔完全符合这些特点,说明这是一种古韵的遗存。 
三、金线傀儡之说,始于宋代。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有“悬丝傀儡,张金线”的记载。在宋代“金线傀儡”成为提线木偶行业的专称或尊称。宋以降将傀儡称为金线在文献中已不出现。然而在塔前的傀儡班中,艺人无不自称“金线傀儡”。在虎山、栅下、石伏等地,艺人们的各种手抄本中“金线傀儡”字样屡屡出现,这决非偶然,应是与宋代金线傀儡之说一脉相承。 
四、大腔金线傀儡的剧目,除大量幕表戏是从小说、连环画中改编而来,也保留了少数元明南戏传奇剧目,如《李云娘挨(推)磨》,这是南戏《白兔记》中的内容。《倭袍记》是明代的重要剧目,但由于艺人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对艰深的南戏剧目把握不住,现已少演或不能演了。 
五、“说史”傀儡之余韵。宋人吴自枚《梦梁录》中说到:“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或讲史,或作杂剧,或如崖词。”以上所述的种种情形,在大腔金线傀儡中亦比比皆是。特别是艺人们往往以第三人称来“讲史”的手法,更是其它木偶戏中所罕见。从这种“说史”傀儡之余韵中,探讨我国古代傀儡戏的艺术原型也有宝贵价值。 
现唯一有虎山村纪运焕、棚下村魏光隆老艺人还有活动,然后继无人。 
2005年,“延平塔前大腔金线傀儡”入选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邵武三角戏 
三角戏是主要流行于邵武及其周边的的一个地方剧种,因其原来只有生、旦、丑三个角色而得名。其起源大约在明清之际,是由花鼓戏、黄梅戏、采茶戏、邵武民歌融汇演变而成的全国独有的地方剧种。 
三角戏从产生伊始迄今有400余年,所有剧目的题材均是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男女爱情、悲欢离合、家庭纠缠之类故事,被称为“家庭戏”。它没有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没有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剧中人物无非是农民、小商贩、土财主之类,没有帝王将相、文臣武将,当地百姓评价三角戏是:“没有皇帝没有官,越看越心宽”,深受普通百姓的欢迎。 
三角戏的说唱道白用的是“土官话”和邵武方言,言词诙谐幽默,表演方式也有其独特之处,如旦角均倒退着出场,丑角多用扇子、走矮子步等。其曲调有专曲专用和通用于任何剧目的“湖广调”两大类,曲牌名称多以剧目名称而定,也有以角色名称和地名为名称的。 
由于三角戏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题材内容,因而被誉为“全国地方戏剧一枝花”。 
2005年,“邵武三角戏”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邵武市被命名为“中国三角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延平蛙崇拜民俗 
延平人素有崇蛙习俗,因而蛙神曾一度被视为延平城的保护神。随着岁月的推移,这种习俗仅在樟湖镇溪口村保留,而且是融洽附载于另一民间俗神——张公身上,张公便被视为蛙神了。这与樟湖镇驻地的蛇崇拜融合附载于连公身上,乌鸦崇拜融合附载于齐天大圣左右一样。古越先民的习俗与汉氏族习俗的融合,在这里表现的十分突出。 
溪口村崇蛙习俗始于何时无文字记载可考。但从蛙神成为延平城的保护神的记录来看,至迟不会迟于清道光年间。据溪口90多岁老村民说:他小时候就参与祭张公(蛙神)活动,而且他们的先辈也说此活动自古便有。据说溪口原址二华里许,建有“九峰岩寺”,殿前有一巨大樟树称“十不围”即十人不能合抱,其树荫广达5、6亩,大樟树前有一天然石洞,洞口宽约2米,有石阶人可下到洞内,石洞可延伸至大殿神像座下。每年七月有“青甲”蛙20多只集于洞内,先民们便奉其为神。因此每年七月二十一,张公生日都要举行盛大游神活动。据说在迎神活动前数日,有一种大青蛙会聚集到蛙神庙(张公庙)附近,这种青蛙背绿腹白脑后有七个绿豆大的黑色圆疤点,群众称之为“青甲”,庙管人员将把它捉来放在铁丝笼内喂养备用。待迎神这天,将青蛙“请出”放在神像的肩上,游蛙神队伍出发前由道士作启动法术,然后鸣锣开通,周游全村,各家各户信徒们在门前备香案迎接蛙神,燃放鞭炮,香火拜神。在整个迎神游街过程中,神铳,鞭炮轰鸣,锣鼓喧天,这些青蛙伏在神像上,决不会跳走,俨然如神灵接受村民们的顶礼膜拜,迎神结束后,神像归座,青蛙放生,伏在神像上的青蛙待众人散去后自然离去。此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2005年,“延平蛙崇拜民俗”入选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延平樟湖崇蛇习俗 
崇拜蛇是越人的习俗,进入福建的越人与闽土著人经过长期互助融合,形成了闽越族,也传承了崇拜蛇的习俗。各地祭蛇的庙比比皆是。南平市延平区漳湖镇崇拜蛇民俗起源于秦汉时期,目前仍保留着比较古朴的元宵、游蛇灯、七夕、赛蛇神等民间崇蛇系列活动。祈求蛇神给人们带来“五谷丰登、平安吉祥”的好年景。 
建阳建本雕版印刷 
“建本雕版印刷”以雕版印刷工艺为主要内容,其前则有造纸工艺、图书编纂、版画插图的设计等;其后则有图书的贩运和出售等,即、印刷和发行“三位一体”的古代书坊出版模式。其核心内容,则是雕版印刷。其工序,一为书写。即请书工将书稿誊写到规格化的薄纸上,而后正面朝下均匀地沾贴到印版,使之清晰如同直接绘写在版上。二是校对,三是修改。四是雕刻。先用刻刀沿着墨迹四周刻出主要线条,然后用錾子錾去表面无墨之处。再用凿子把多余的部分凿去。其中一些精细的部分,则用锋利的刻刀来作细加工。五是印刷。先把印版固定在桌子上,然后用墨刷沾墨,轻轻地涂在印版的浮雕层面上,完成后立即覆盖上一张纸,用刷子轻轻地在纸背上刷动,纸面上就会印上文字或图案的正面图像,然后揭下晾干。如此反复,直到完成足够的数量。五是装订成册。 
2005年,“建本雕版印刷”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